2012年9月11日 星期二

初步的探究方法與步驟

1.初步研究對象:年齡大於12歲的香港市民、企業(兩電)和環保人士

2.探究角度及選用原因
  • 個人:市民對兩電的認識,對社會責任的認識,可以幫助我了解市民對於這題目的看法與立場,可供我作為參考理據。
  • 社會:-社會責任對社會有著十分密切的影響。
                      -負社會責任對企業帶來的好處影響著企業是否肯負社會責任的立場。
  • 環境:減排對於環境應該有正面影響。找出兩電減排對環境帶來的好處可幫助我分析兩電應否為減排負上社會責任。
  • 經濟:找尋兩電負社會責任可帶來的經濟效益,如兩電可因此獲得額外的利潤,便可為兩電應減排提供理據。
3.初步的資料/數據搜集和分析方法
  • 企業(兩電)負社會責任後對社會、環境和企業本身的影響
          -從互聯網和書本當中搜集有關的資料,再由此找出當中證實兩電應減排的理據。
  • 社會責任和減排的含義
          -比較不同持份者例如市民、企業、環保人士對於這兩個概念的含義,從中找出不同      

           人士對這兩個概念的認知。
  • 市民對兩電應否減排的看法
          -整合問卷中市民對於此議題的看法,再從中分析結果。
  • 各國企業負社會責任的措施
          -從互聯網和書本蒐集各國企業負社會責任的例子,並從中整合當中的資料,分析這些

           企業會負社會責任的原因。

4.工作預期進度

找尋有關社會責任和減排的含義    開始:2012/09/15                 預期完成:2012/09/25

設計問卷                                            開始:2012/09/21                 預期完成:2012/09/25

進行問卷訪問(不限人數)            開始:2012/09/26                 預期完成:2012/10/02

整合問卷內容                                    開始:2012/10/03                 預期完成:2012/10/10

5.預期限制
-問卷調查對象或會覺得問卷的題目太過繁複而提供較隨便的答案
-得到的資料(互聯網、問卷)未必正確
-可能難以找到不同國家負社會責任的例子
-可能比較難從不同人士對社會責任和減排的看法中整合出一個全面的概念的含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