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1.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0801/07/P200801070179.htm
2.http://www.anthonycheung.org/policy/article.php?id=42
網頁:1.http://www.unglobalcompact.org/Languages/chinese/principles.html
2.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C%81%E6%A5%AD%E7%A4%BE%E6%9C%83%E8%B2%AC%E4%BB%BB
書本:
《企業社會責任在香港》-莫國和-青森文化+香港品質保證局-2011
2012年9月12日 星期三
價值觀的改進
完成第一階段後,我明白到做專題研習不應一遇見問題便退縮,反而應該努力找出解決的方法,那無論遇見甚麼問題,我都可輕易解決。
另外,對於兩電應否減排以負社會責任這問題,我更加認為兩電減排是必須的,因為這應是一舉多得的,對不同持份者都有利。
另外,對於兩電應否減排以負社會責任這問題,我更加認為兩電減排是必須的,因為這應是一舉多得的,對不同持份者都有利。
有幫助的事物和人物
我認為在做這個專題研習中,從互聯網和書本裡找到的資訊對於我十分有幫助的,因為這些媒體提供大量的資訊,我總可以從中找到自己所要,但必須經過過濾和分析。而老師這是研究中最能幫到我的人,因為老師的知識畢竟比我多,經驗比我豐富。例如訂立這次的研究題目時,老師便會給予意見,助我訂立此次研究的題目。
價值觀的改變
之前的價值觀
還沒開始研究這問題題前,我常常從報章中看到兩電聲稱因為要減排令成本上漲,要求電費加價的新聞。究竟兩電應否為減排負上社會就一直令我感到困惑。但我個人認為兩電減排不但對環境帶來好處,而且對兩電都可帶來益處,應該對不同範疇都是有利的。因此,我認為兩電以減排負社會責任是必須的。
之後的價值觀
開始研究這問題後,我覺得第一階段完成後令我更認同自己的立場。社會責任對不同持份者都帶來正面影響。兩電雖然為減排可能要增加成本去達到目標,但結果是企業往往在負社會責任之後都可為它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利潤。我從不同的資料中可知道負社會責任的企業常比其他企業的利潤更豐富,所以我認為兩電應該要減排。2012年9月11日 星期二
初步的探究方法與步驟
1.初步研究對象:年齡大於12歲的香港市民、企業(兩電)和環保人士
2.探究角度及選用原因
人士對這兩個概念的認知。
企業會負社會責任的原因。
4.工作預期進度
找尋有關社會責任和減排的含義 開始:2012/09/15 預期完成:2012/09/25
設計問卷 開始:2012/09/21 預期完成:2012/09/25
進行問卷訪問(不限人數) 開始:2012/09/26 預期完成:2012/10/02
整合問卷內容 開始:2012/10/03 預期完成:2012/10/10
5.預期限制
-問卷調查對象或會覺得問卷的題目太過繁複而提供較隨便的答案
-得到的資料(互聯網、問卷)未必正確
-可能難以找到不同國家負社會責任的例子
-可能比較難從不同人士對社會責任和減排的看法中整合出一個全面的概念的含義
2.探究角度及選用原因
- 個人:市民對兩電的認識,對社會責任的認識,可以幫助我了解市民對於這題目的看法與立場,可供我作為參考理據。
- 社會:-社會責任對社會有著十分密切的影響。
- 環境:減排對於環境應該有正面影響。找出兩電減排對環境帶來的好處可幫助我分析兩電應否為減排負上社會責任。
- 經濟:找尋兩電負社會責任可帶來的經濟效益,如兩電可因此獲得額外的利潤,便可為兩電應減排提供理據。
- 企業(兩電)負社會責任後對社會、環境和企業本身的影響
- 社會責任和減排的含義
人士對這兩個概念的認知。
- 市民對兩電應否減排的看法
- 各國企業負社會責任的措施
企業會負社會責任的原因。
4.工作預期進度
找尋有關社會責任和減排的含義 開始:2012/09/15 預期完成:2012/09/25
設計問卷 開始:2012/09/21 預期完成:2012/09/25
進行問卷訪問(不限人數) 開始:2012/09/26 預期完成:2012/10/02
整合問卷內容 開始:2012/10/03 預期完成:2012/10/10
5.預期限制
-問卷調查對象或會覺得問卷的題目太過繁複而提供較隨便的答案
-得到的資料(互聯網、問卷)未必正確
-可能難以找到不同國家負社會責任的例子
-可能比較難從不同人士對社會責任和減排的看法中整合出一個全面的概念的含義
2012年9月8日 星期六
2012年9月7日 星期五
探究目的與預期結果
探究目的: 兩電加價以賺取利潤實在無可厚非,但是社會責任對企業來講好像蠻重要的,而保護環境又是企業中最難守到的社會責任,所以我希望可以探究一下兩電應否為減排負上社會責任。
預期結果: 我認為企業負上社會責任也許會為企業例如兩電提供一些好處,兩電可從中得益,同時社會亦會因此帶來正面影響,所以這應該是一個雙贏的方法。我希望透過這個研究,找出兩電應減排的理據,以證明兩電應該為減排負上社會責任。
2012年9月4日 星期二
關聯大小
1. 社會責任的含義:
與主題關係很大
了解社會責任對企業本身和社會的影響可幫助我清楚判斷兩電應否負社會責任的議題作出見
解。
2. 減排的影響:
關係頗大,因為減排這個概念和議題本身很有關係。
應該或不應減排的原因。
3.兩電減排的措施:
不大,因為議題是要探討兩電應否減排來負上社會責任,兩電的立場並不影響議題的結論。
4.不同地區的企業的減排措施:
很大關係,分析全球企業會減排的趨勢和當中的例子可作為討論該議題的有力證據。
5.中電和港燈的歷史
關係頗大,從歷史了解兩電的社會形象和兩電應否減排這議題有一定關係。
與主題關係很大
了解社會責任對企業本身和社會的影響可幫助我清楚判斷兩電應否負社會責任的議題作出見
解。
2. 減排的影響:
關係頗大,因為減排這個概念和議題本身很有關係。
應該或不應減排的原因。
3.兩電減排的措施:
不大,因為議題是要探討兩電應否減排來負上社會責任,兩電的立場並不影響議題的結論。
4.不同地區的企業的減排措施:
很大關係,分析全球企業會減排的趨勢和當中的例子可作為討論該議題的有力證據。
5.中電和港燈的歷史
關係頗大,從歷史了解兩電的社會形象和兩電應否減排這議題有一定關係。
2012年9月3日 星期一
重要的概念
1. 社會責任的含義:
這可幫助我們找到社會責任的重要性及企業負社會責任後對企業的影響。
2. 減排的影響:
了解減排對於社會的影響和對企業的吸引之處(e.g.可以提升社會形象?)可幫助我分析兩電
應該或不應減排的原因。
3.兩電減排的措施:
若兩電曾有減排的措施,則可以從中知道兩電對於它們是否應為減排負上社會責任這議題的
立場。
4.不同地區的企業的減排措施:
從實質的例子中可分析全球企業會減排的趨勢及了解企業減排後對社會和企業本身的影響。
5.中電和港燈的歷史
這有助我從它們的歷史了解兩電的背景,從而分析兩電的社會形象去判斷兩電應否減排。
這可幫助我們找到社會責任的重要性及企業負社會責任後對企業的影響。
2. 減排的影響:
了解減排對於社會的影響和對企業的吸引之處(e.g.可以提升社會形象?)可幫助我分析兩電
應該或不應減排的原因。
3.兩電減排的措施:
若兩電曾有減排的措施,則可以從中知道兩電對於它們是否應為減排負上社會責任這議題的
立場。
4.不同地區的企業的減排措施:
從實質的例子中可分析全球企業會減排的趨勢及了解企業減排後對社會和企業本身的影響。
5.中電和港燈的歷史
這有助我從它們的歷史了解兩電的背景,從而分析兩電的社會形象去判斷兩電應否減排。
2012年9月1日 星期六
接觸資訊的辦法
如何接觸資訊
我可以上網找尋一些有關兩電的新聞,從而留意當中是否有一些關於兩電為減排作出的一些措施有關的新聞以作為參考。此外,上中電和港燈兩間公司的網頁可以了解兩電的背景和資訊,更可留意網頁裡是否包含著一些兩電減排的措施,例如中電的網頁(https://www.clpgroup.com/ourvalues/environmental/Pages/environmental.aspx)裡便包含中電在減低污染方面所做的措施。我還可以製作問卷,發佈在一些社交網頁裡,收集不同人對兩電應否減排的意見,對研究此題有極大的幫助。親身去兩電的發電廠附近考察亦有機會從中找到一些兩電為減排而建下的設施。
探究原因
選擇此為探究的原因:
我曾多次在新聞報導中看到有關兩電的新聞,大部分都是關於兩電加價的
新聞,我就在想:難道它們可以不停加價的嗎?在留心一點新聞內的內
容,兩電加價原因主要都是因為原材料價格上升和為了減排。隨後,我又
從經濟堂上學到兩電原來是壟斷者,它們的利潤應該是可觀的,兩電應該
可以應付原材料價格上升的問題。那減排呢?看來,在可觀的利潤底下,
兩電應該要負點社會責任。我就對兩電應否為減排負上社會責任的題目感
到有興趣了。
訂閱:
文章 (Atom)